近日,信誉最好网投平台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能源与资源环境研究室在环境科学领域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IF=8.9)在线发表了题为“Phytoremediation with application of anaerobic fermentation residues regulate the assembly of ecological clusters within co-occurrence network in ionic rare earth tailings soil: A pot experiment”的研究论文。该项成果解析了能源植物修复中土壤微生物生态集群的组装模式,初步明确了“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交互作用下的能源植物修复机制。微生物所陈柳萌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编辑,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孔晓英研究员为通讯编辑。
本研究通过盆栽对比试验,探究了微生物群落对植物修复的响应机制及其关键生态集群。结果表明:施用沼渣或沼液能有效缓解土壤酸化,增加土壤养分,改变稀土的生物有效性,促进植物生长。如果不施肥,植物生长将受到限制,土壤酸化和养分缺乏将进一步加剧。这种植物修复效果的差异与根际土壤微生物共生网络中7个关键生态集群有关。而这种由环境偏好(如pH值、稀土元素)、养分需求和群落间相互作用决定的生态集群组装模式,可以迅速改变微生物群落对土壤环境变化的响应,并在植物修复过程中发挥相应的生态功能。本研究为厌氧发酵残余物在稀土尾矿的植物修复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今后研究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项研究由信誉最好网投平台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的能源与资源环境研究室联合中科院广能所生化转化研究室及赣州瑞源生物科技有限企业共同完成,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的支撑。
论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h-9i_68YM4ChW
